
3D打印样品。
“智慧超市”、“警用无人机”、“3D打印机”、“云医疗”……在昨天开幕的第九届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博览会上,高科技产品齐亮相,让参观者大饱眼福。扬州19家企业组团亮相“软博会”,展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新成果。作为扬城唯一一家受邀采访媒体,本报记者带您看新奇。
记者 丁蕾 孔伟 季煜 文/图
“电子标签”超市结账不用排队
上下班高峰和周末逛超市,等待结账队伍的“壮观”常让市民望而却步。博览会上,扬州稻源微电子有限公司研发的“电子标签”让这问题迎刃而解。
“超市内,顾客把商品放入手推车,走过收银台前一道1米宽的门形通道,不用一一扫描,收银员就能将账单递到顾客手上。”扬州稻源微电子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祁伟为记者展示了一幅新的情景:由于商品上贴了“电子标签”,结账只用一二秒。
“每个‘电子标签’就像一个塑料薄膜,最小只有指甲盖大小。上面有一个1/4芝麻粒大小的芯片,芯片两端有天线。”祁伟介绍,如同人们熟悉的条形码一样,“电子标签”作为货品的身份证,存储有货品的价格、批次等多种信息。门形通道里有读写器,接收“电子标签”发出的信息,只要在10米以内,门形通道都可以自动扫描价格,顾客买商品,再也不用长时间排队等候。
没茶杯喝茶咋办?直接打印一个!
没茶杯喝茶咋办?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去买一个。不过,有了3D打印机后,在家里直接打印一个茶杯就可以了。
“软博会”上,南京紫金立德电子有限公司部门负责人蔡忠国指着展厅桌子上的琥珀色保龄球、机械零部件、银白色的飞机、红色的小茶壶告诉记者:“这些小玩意都是打印出来的。”
立体物品也可以打印?蔡忠国介绍,打印只需将PVC建模材料像打印纸一样插入3D打印机,连上电脑,将数据资料传送到打印机,机器就可以根据数据对PVC材质进行切割、压制,一个小茶壶、小零部件就可以打印出来了。
“3D打印机外形和一般的打印机差不多,只是重量达到45KG。别看它小,用途可广着哩。”蔡国忠说:“3D打印技术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航天飞机、战斗机,小到一颗牙齿什么都能打印。”
相隔千里医生也能为你“把脉”
在中国移动的展厅,记者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量血压,不过血压仪的另一边连接的不是医生,而是一台笔记本电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电子血压仪会将所得信息转化为电子数据,传输给电脑,然后通过网络远程系统,呈现给医生,这样在家就能做体检,不需要跑到医院了”。
来自以色列的Elitar医学公司更是走到了“云”深之处,公司开发的checkup med系统不仅能够做远程体检,医院专家还能通过它做出远程诊断,老百姓可以不出家门看病。
企业也能买到北斗卫星图片
在江苏北斗卫星应用研究院的展厅外面,“坐着”一颗飞在太空中的卫星,它叫“天巡一号”。“这颗卫星只有62公斤,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的重量。”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天巡一号”外观呈六边菱形,看上去就像一只倒置的陀螺。
可别小看了这个“大陀螺”,它也可以像谷歌一样,拍精确的图片传回测控实验室。“‘天巡一号’底部,安装了CCD相机,可以实现对地面拍照,并及时传送回南航大卫星地面测控实验室。”
记者在展板上看到“天巡一号”从太空传回的图片,范围覆盖国内外的城市、河流、山川、海洋、水库等地貌,十分清晰和完整。“我们一颗用来做实验,一颗已经于2011年11月9日发射到太空中,现在传回的图片已作为产品对外销售,环保、交通、气象等部门已在大量使用我们的卫星图片。”